首页 | 追思缅怀 | 先生生平 | 媒体报道 | 学术成就 | 先生影像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成就>>正文

工程院士蒋亦元诠释“一生一盘棋”人生观

2020年02月24日 20:47  点击:[]

在东北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蒋亦元先生,似乎已经适应了哈尔滨的盛夏。看着记者因为酷暑中行走而沁出的汗珠,8 3岁的老人微笑着用家乡话招呼:“来,先喝杯水。”

简洁、淡雅的客厅里,散落着各式各样的书。记者眼前的这位长者,作为我国顶尖的农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把农业机械研究当做毕生的事业,冲破了国际公认难题的束缚,发明了国际首创的“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这一划时代的贡献,在解决落粒损失大、作物状态适应性差和不能收获严重倒伏水稻的问题上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所倡导的“一生一盘棋”的整体人生观。

毕业时,选择东北作为施展身手的舞台

1928年,蒋亦元出生于常州。其祖辈世代从事农商,由于始终勤俭持家,家道日盛。

“七七事变”后打破了蒋家宁静的生活,蒋亦元被父母送到滆湖边的厚余乡村。在那里,他目睹了农民顶着烈日在水田里插秧,弯着脊梁收割水稻的场景。艰辛的田间劳作画面,深深印入蒋亦元的脑海。

1940年,蒋亦元考取了正衡中学,在那里,蒋亦元“善于在逆势中坚持、不抛弃、不放弃,通过积极努力变逆境为顺境”的良好素质日益显露出来,成为他日后科研人生中成功的法宝。

1946年,蒋亦元以优异的成绩从正衡中学高中部(今常州一中)高中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就读于理工学院电机系。大一那年,他第一次见到了校内许多先进的美国农业机械,还有美籍教授执教,遂萌生了转系攻读农机化专业的念头,“我忘不了厚余乡村田野里那些辛劳的农夫。”

但教务处的老师却告诉他,由于电机系和农机系分属不同的学院,要转系的话就必须放弃已有的学籍,重新参加入学考试。那意味着一旦考试失手,就失去了继续在该校就读的资格。面对风险,蒋亦元没有退缩,凭着扎实的学习功底和放手一搏的勇气,他如愿以偿。

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蒋亦元已经作为系里的学生助教给新生开课了,并被系主任内定留校任教。

一条灿烂而平坦的生活大道已经在蒋亦元脚下铺就。然而,他却谢绝了母校的挽留,告别杏花烟雨的江南,只身奔赴飞雪连天的东北。

谈及当年这个令人倍感意外的选择,蒋亦元深情地说:“我太热爱农机化这个专业了。”1950年的东北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既是我党老干部又是留美学校畜牧与农业工程专家的沈阳农学院院长张克威专程来到南方招聘教职员工,在南京作了一场报告。“他说东北地大、人少、土壤肥沃,马铃薯长得碗口那么大,玉米长得噼啪响,非常适合搞农机化。就是这番话,听得我热血沸腾。我决定到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去闯一闯。”会议刚一结束,他们这个仅有五名同学的班级,一下就有3位报名。

自此,蒋亦元便把他的命运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农机学科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

逆境中寻着了“创新的乐趣”

1950年秋季,蒋亦元一路北上,只身来到沈阳农学院报到。一个月后,该院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为东北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前身)。他在教学中努力探索着,业务水平迅速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自1950年参加东北农学院农机系的创建工作,1957年到苏联进修两年,回国后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62年被提升为副教授。然而,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蒋亦元由“又红又专”瞬间变成了白专典型。被下放到香兰农场,放羊、种水稻、赶车等体力劳动让他切身体验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楚,也促使他萌发了用“割前脱粒”的方式开展水稻机收作业的想法。

终于,机会来了。鉴于机收水稻存在较大损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处处长王裕民建议蒋亦元尝试某种新的方式。那时蒋亦元可能也没有想到,他的后半生几乎全部奉献给了这项极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后来,形势好转,蒋亦元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得以把在头脑里演算了千万次的细节一步步变为现实。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尝尽了无数的痛苦,蒋亦元终于取得了成功,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工程领域获得的最高奖励。1997年,蒋亦元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一年,他69岁。

1999年蒋亦元院士的得力助手、爱妻罗佩珍猝然撒手人寰,悲痛欲绝的他又在2001年罹患癌症。做了手术后,大家都以为他会“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惜福养身。但是,随时都有癌症转移之虞的蒋院士没有停步,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开展理论探索,坚持不懈地在田间地头开展试验。

就在1999年春天,一台名为“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的第四轮样机诞生,得到高度评价,鉴定结果为“国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3项国家发明奖。面对赞誉,蒋亦元在自己填写的一阕《虞美人》中写道:“这次第,垒卵覆冰,岂一个慎字可结?”蒋亦元丝毫不敢懈怠,其后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又相继问世。

在对权威的质疑中出发

蒋亦元始终相信笛卡尔的那句话:“怀疑精神是科学创造的前提。”

日本人采用半喂入方式的收获机,可避免谷粒难以与茎叶分离、造成大量的谷粒损失。但需要有许多夹持输送茎秆的复杂机构,机器成本高。

蒋亦元学习《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思想,大胆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奇特的构思,消灭了产生堵塞的缝隙,构成前所未有的带式动凹板;同时,将日本整体式扶禾器改为分组仿型的扶禾器,其上设有贴地滑板实现自动仿型,免除了人工调节扶禾器高度之劳和宽幅机型左右两端扶禾指的地隙不一致而影响扶禾性能的毛病。并将日本扶禾链上转动式拨指改为固定式,取消了滑道和凸轮,使机构可靠、简化。这些创新,很快受到国内以及日本、美国和法国等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明了具有三角形板齿的摘脱滚筒,由其与螺旋搅龙、输送带组成的摘脱台可以取代传统收割台与原有的脱粒清选部分组合成联收机。其优点是作业速度快,结构简单,并具有一定的收获倒伏作物的能力。但缺点是落粒损失较大,尤其在速度稍低时。其次由于摘脱台纵向尺寸过大无空间设置切割装置,就只能收谷粒不能同时收草,这限制了它的适应性。

蒋亦元采用气流吸运脱出物的方案。它既可降低落粒损失,又可获得宽裕的空间设置切割和搂集装置,实现脱粒与收割同时完成的快速联合收割,经测试表明,无论枯霜前与枯霜后收获水稻以及收获小麦,在标准状态下总损失率均低于或远低于国家标准。

墨菲是美国相似理论研究领域的权威,经过严格试验和探究,蒋亦元发现其相似理论中G.Murphy的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有重大缺点:他针对“组分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的“墨菲定理”,蒋亦元首次提出并证明可以具有不同型式使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陈秉聪院士这样评价蒋亦元先生对“墨菲定理”的大胆修正:“这一修正无疑使相似准则即π试验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在回母校常州一中回访时,蒋亦元曾语重心长地对母校的学子说,必须“把一生看作一个整体,不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动摇长远的目标。今天正在享受着昨天所创造的成果,或在呷吞着昨天酿成的苦酒。同样,今天又在为明天铺设着康庄大道或正设置着层层叠嶂。”

他认为自己的天赋并不高,“但是我一直认真、刻苦。”在蒋亦元院士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两本书:一本是另外一所母校觅渡桥小学赠送给他的纪念画册,还有厚厚一本来自常州的“常发集团院士工作站学术报告”:《大功率拖拉机的发展与研发建议》。这是蒋老今年春天开始主持的一个项目。

“真正的前沿在企业”,蒋亦元老人动情地告诉记者,“真的很想为家乡的企业做些事哦。”(沈向阳)

人物简介

1928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4年常州织机坊小学;1937年常州武进嘉泽镇小学;1938年常州武进厚余镇小学;1939年常州市觅渡桥小学;1940年常州市正衡中学初中部;1943年常州市正衡中学高中部(今常州一中);1946-1950年南京金陵大学本科学习;1957-1959年苏联列宁格勒农学院进修;1981 -1982年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农业工程系做高级访问学者。1950至今任东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09月22日11:56 常州日报

上一条:挑战世界难题,他用三十三年研制四代样机,第二代失败被推翻重来 下一条:院士蒋亦元

关闭

©东北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05001969号

地址: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技术支持:东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